勤能补拙在中国还可以实现,在美国教育中可就行不通了!

RE/MAX Advanced 领先地产
点击蓝字进入微网站

你知道几年前轰动一时的《虎妈战歌》 吗?作者蔡美儿在书里讲过一个她逼迫女儿用勤补拙的故事。

二女儿7岁的时候为了几周后的表演在苦练伊贝尔的《小白驴》。

女儿左右手分开练习的时候没问题,但怎么也做不到两手合奏。一周的疯狂训练后,女儿宣告放弃。

这时虎妈的本性出来了:

回去练琴。现在就去。

你不能逼我。

哦我可以,走着瞧。

女儿回到钢琴前将谱子撕的粉碎。虎妈不仅把谱子拼好,还加了塑封。

虎妈把女儿的娃娃搬到车上,威胁女儿明天之前不把琴练好就把娃娃捐掉。甚至搬出以后两年、三年、四年都不给女儿圣诞节礼物也不办生日派对的杀手锏。

虎妈把女儿按在钢琴前,不让休息,不让喝水,也不让上厕所。

一直到深夜,虎妈喊的嗓子都哑了,家里像战场一样。爸爸怎么劝也劝不住。

突然间,虎妈和女儿眼前一亮。

女儿做到了。双手终于可以合奏了。

女儿开心地说:“妈妈你快看!好简单啊!”

当晚女儿抱着妈妈开心地入睡,几周后的表演也很完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明明勤能补拙的啊,即便很多时候是被家长老师逼着。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为什么又说勤能补拙在美国可能行不通呢?

首先让我们把讨论范围缩小到大学之前。不论中西方,大学及以后注重的都是全面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勤能补拙”是说后天努力可以弥补天资不足,所谓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为什么中国家长经常逼着孩子学习?因为成绩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啊。

中国的大环境还是成绩为大,所以即便是逼着孩子十几年勤如一日,只要能提高成绩就值得。

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有用的。

在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PISA报告中,中国学生的数学和理科平均水平均高出美国学生:



可《华盛顿邮报》中提到的“拙”是有新含义的。这个“新拙”指的是资源条件的不足。这里的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

· 经济资源-上不上得起课外班,请不请得起私人教师。

· 社会资源-有没有人脉,能不能较为轻松地让孩子找到高大上的实习和志愿活动。

· 家庭环境资源-父母有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

《华盛顿邮报》作为美国报纸,对教育的讨论必然是基于西方的教育系统的。

西方系统出了名的是什么?综合考察一个人啊。

西方公立教育系统因为往往是就近入学,公立学校经常都鱼龙混杂。学校教的比较基础,老师的质量也不会相差太多。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每个家庭自己出钱出力给孩子报的钢琴课网球班和带他们去的博物馆美术馆。课外兴趣和特长在大学入学时和成绩是同样重要的。

印证这些入学条件的是被录取学生的家庭收入。

据今年1月《哈佛学生报》的调查,多于15%的哈佛学生来自于年收入高于63万美金的高薪家庭。

而只有少于4.5%的哈佛学生来自于年收入低于2.5万美金的低薪家庭。

高薪家庭的孩子入顶尖大学的比例是底薪家庭的三倍之多。

这个现象在哈佛之外的名校也比比皆是。

在中西方,“勤”都能补“旧拙”,在学习上下功夫是肯定可以看到成效的。

然而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同,家庭资源条件的劣势对孩子的升学影响在西方会比在中方更加明显。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哦!
阅读原文
阅读 532
微媒平台由xlink360集客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