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

RE/MAX Advanced 领先地产
点击蓝字进入微网站

中国和美国从地域、历史、文化等等领域上的不一样,使得人们的性格和生活以及教育上产生很大的差别。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谈谈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别。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美国人的性格独立,有个性,敢于冒险和创新,这或许是形成美国追求高效的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也或者是这样的教育才养成了这样的美国人,相辅相成。

美国老师承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并鼓励他们努力展示自己的特长。

看中国,很多孩子尊老爱幼,中规中矩,但是独立性并不是很好,家长会帮孩子做选择做决定,让孩子失去了果断决策的能力。过于安于现状,相对保守,这些性格或许造成了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

关于排名

在美国,一味追求排名和分数的现象并不那么普遍。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没有很高,简单的生活和健全的人格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有这样一个社会现象,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认为只有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或是大学,那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孩子在上小学就把名次看得很重要,学生平时很少学课本里的真本事,而是一心想想如何应付考试,奴隶性强。老师都是强行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课余时间

在美国,只有15%的美国中学生会参加校外辅导,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美国会比较注重体育的发展。体育运动是学生生活和校园文化的核心,这在很多国家是不会出现的现象。

在国内,课余时间除了老师布置的需要完成标准答案的作业之外,等待孩子更多的是辅导班和各种兴趣班。

音乐体育这样的课偶尔会被重要的课程所占据,更别说把体育运动作为校园生活的核心。

美国的教育是很好,我们可以选择去留学深造镀金,学习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找到最适合国内孩子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为培养更多有素质人才而存在的方式。

第一个区别是国家不同: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第二个区别是思维不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美国才有200年。

第三个区别是教学方法不同:中国添鸭;美国开发脑力。

第四个区别是升学不同:中国升学采淘汰制;美国采辅导制。

第五个区别是学费不同:中国学费高的吓人;美国学费均等消费得起。

第六个区别是就业不同:中国毕业就是失业;美国是就业兼进修。

第七个区别是毕业证书认可不同:中国的大部分大学毕业证书很多国家不认可、美国就不是。

最后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教材不同:中国的教材读了等於白读;美国比较实际。

尽管语言很尖刻

但.............这是事实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教育严谨,而美国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国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国高得多。因为他们给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家长老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很压抑 .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扎实,美国一些教育学者也在呼吁向亚洲包括中国学习基础教育。“数学神童”与 “数学白痴”

先看中国人怎样教育小孩。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

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 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也许有人要问,小孩在玩中能学到什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他10个月大的儿子时,发现孩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并且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拣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你不可 以再乱扔东西,却很少去想小孩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为什么面包会落下去?气球会浮起来?牛奶会流出去?小孩都在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可能会上演这种情景:当老师发问“7+8等于多少?”时,中国小孩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 “15”,天才啊!而美国小孩可能手指不够数,还要把鞋子脱掉,手脚并用,简直笨得一塌糊涂!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似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神童”;而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白痴”。

然而那些“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去了?纵观近代世界科学史,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造就大批顶级科学家。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是为分数,还是为应用和创新?

当然,今天在北美的华人第二代,虽然多少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但也不不亚于老美,工程师、博士后及专业人才比比皆是。

强调结果与重视过程

还有人认为美式教育注重广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笔者觉得这种评价不够准确。没有深度的学习,美国人怎么能包揽大多数诺贝尔奖?

美国教育重视阅读而不要求背诵,因为广泛阅读可增加宽广的背景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力;而背诵可能被前人思维所束缚而难有创新。

美式教育让学生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做较深入的学习。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回过头来,不但经过阅读、写作等综合训练,而且所学的知识大大超出教科书范围。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主 题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又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教育是全社会都要支持的事业,美国高中生进入英特尔科学奖竞赛决赛者的很多实验都在大学实验室里完成,指导老师多是大学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儿科,而这些获奖者的考试成绩同样也很优秀。美国还把很多大学基础课程下放到高中,给有能力的学生选修,成绩可以被大学承认。

但美国基础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水准也参差不齐,在快乐童年观念主导下,小孩没学习压力,过度放任而导致很多学生不刻苦用功,这对教育资源是极大浪费。有的在小学四五年级还记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毕业还离不开计算器,如此种种与素质教育差很远。

中式教育多以应试为目的,强调背诵和记忆,仅在考试范围内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探讨。把高中的最后一年作为复习迎考的冲刺,是有效率的学习?那或许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学生学习是在练兵,结果不应该看得过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过程,很难对所学知识应用自如,更难有所创新。美国学校讲综合评价学生,高考状元被名校拒绝,并非新鲜事。想想今天世界顶尖的大学,美国占了多少?他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美国高中生。一流的大学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学生,一流能维持多久?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哦!
阅读原文
阅读 1256
微媒平台由xlink360集客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