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是家乡:纽约华人的40年!

RE/MAX Advanced 领先地产
点击蓝字进入微网站

1984年,纽约Bayard街上,华人正在庆祝农历新年。


19世纪50年代,美国东海岸迎来了第一批登陆的中国人。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纽约已成为亚洲之外华裔最多的城市,这里的华人移民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纽约市博物馆和美国华人博物馆举办的两场展览,就聚焦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不同摄影师镜头下纽约华人的生活方式变迁。

其中“室内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华人影像展”(Interior Lives: Photographs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the 1980s)展出了巴德·格里克(Bud Glick)在上世纪纽约唐人街历史项目中拍摄的珍贵照片;而“室内生活:纽约华人的当代影像展”(Interior Lives: Contemporary Photographs of Chinese New Yorkers)则选出三位有移民背景的年轻摄影师,展现了他们镜头下如今华人社区的样貌,以及在美国出生的新一代移民的生活。

这些照片如同华人在美国近40年社会经历的缩影,也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重新审视在美华人的生活和历史。

1981年,Catherine街上的华人店铺。

1982年,Henry街,华人正在搬运货物。

1982年,Bayard街单身公寓中的生活场景。

1983年,East Broadway街上的Club Lunch三明治商店。

1981年,摄影师巴德·格里克受纽约唐人街历史项目委托记录当地华人的生活状态。当时,随着新一波移民潮的来临,大批华人移民涌入纽约唐人街,逐渐改变了早期以男性为主的华人社区面貌。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居住在单身公寓中的中老年男性,他们多是早年间就来到纽约;亦能看到街道上开始出现女性和小孩的身影——随着新移民的到来,当地华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化,他们在这里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1982年,Mott街上的商贩。

1982年,Division街上的孩子。

1982年,Rebecca正在厨房里为孩子们做饭。

另一位马格南摄影师张乾琦所拍摄的专题”纽约唐人街偷渡客”则关注了那些偷渡到纽约的中国移民。由于没有合法身份,他们往往只能在餐馆端盘子,或从事单纯的体力工作,一般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他们的居住环境也十分恶劣,每个房间只有不到8平米,却住进了6个人,分上、中、下铺睡。

为了拍摄这个专题,张乾琦与这些移民同吃同住。除了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也试图用这些照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联系。

1998年,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华人移民只能在不正规的职业介绍所寻找工作。

1998年,一位华人移民在消防通道上吃面条。

1998年,为了避暑,华人移民在消防通道上睡觉。

1998年,华人移民在住所里看国内电视剧。

1998年,一位华人移民在假日俯瞰Bowery街道。

上述两位摄影师侧重对时代和特殊人群的记录,而近年来一些摄影师对华人移民的关注点则更为具体。华裔摄影师Annie Ling将镜头对准纽约唐人街最后一家供华人聚居的板间房Bowery 81号,在这里,每层楼的空间被分割成了数个6平米见方的小隔间。

虽然空间狭小,但每月100-200美元的房租对无处落脚的新移民来说是十分实惠的价格。2017年,Bowery 81号被政府勒令关闭,Annie Ling的照片记录下了华人移民在这里最后的“蜗居”时光。

“Bowery 81号”系列。

另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摄影师许安荣,试图推翻人们对美国华人只在中国餐馆等地点工作的刻板印象。他拍摄唐人街上新移民的真实生活,从街边花店的老店主到长椅上时髦的华裔女孩,他们正在将自己的血统和文化与美国社会融合在一起。

在这些照片背后,许安荣也表达了在美华人的孤独感。“在美国的华人移民长期以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社区,在包容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隔离。”许安荣说。”人们彼此依靠扶持,但每个人又有自己的故事。”

“美籍华人”系列。

美国摄影师托马斯·霍尔顿(Thomas Holton)有一半的中国血统,2003年,他住进唐人街的林家,开始近距离接触并拍摄他们一家五口在32平米的公寓里的生活。因为空间狭窄,霍尔顿用”俄罗斯方块”来形容这个家里的家具摆放。

如今,这个项目已经拍摄了十余个年头。随着与林家关系逐渐走近,吸引霍尔顿的已经不只是纽约华人生活状况的表象,而是作为一个家庭本身,他们的成长和彼此之间关系的变化。

2004年,林家五口。

2005年,父亲Steven和他的两个儿子。

2004年,母亲Shirley边看电视边拌猪肉。

2004年,母亲Shirley看着三个孩子在浴池里嬉戏打闹。

许多年来,人们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在世界的另一端谋求生活。他们在异乡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些不同年代的影像中,我们看到纽约华人移民生活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但仍有许多场景是那样相似:熟悉的中餐碗筷、习惯的装潢摆设、家乡的电视节目……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对家庭和传统的重视,也一一被镜头记录下来。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哦!
阅读原文
阅读 468
微媒平台由xlink360集客帮提供